西渡:好诗与坏诗的距离

作者:西渡   2016年08月19日 12:07  中国诗歌网    1393    收藏

好诗与坏诗的距离有多大?有时很远,有时只差一点点。就美学效果而言,好诗与坏诗的距离自然不可以道里计,但单从形式上看,有时确实只有微小的差别。一字之易,可以拯救一首坏诗,也可以毁灭一首好诗。因此,好诗与坏诗的距离单位是以字来计算的。对文本之间的细小差异,阅读时务必细心揣摩,方不辜负诗人用心。但是现代人都太匆忙了,很少有人肯为这种微小的差别花费精力。这之中最令作者悲哀的莫过于一首好诗却以坏诗的面目传世。

我这番感慨,是由戴望舒的名诗《烦忧》的遭遇引起的。这首诗经常被选入各种选集,读者往往过目能诵——我自从第一次读到它,就从未忘记过。这几乎是新诗中唯一的例子。就是这样一首诗,大多数选本所据的文本却是不准确的。这首诗的初稿最早见于戴望舒1932年在法国编定、1933年上海现代书局出版的《望舒草》。这首诗的定稿,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戴望舒全集》以注释说明见于上海杂志公司1937年1月的《望舒诗稿》,但查《望舒诗稿》却仍是初稿。施蛰存的《戴望舒诗校读记》也明确说《望舒诗稿》与《望舒草》所收文字相同。[注]我所见的定稿最早见于艾青编选、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戴望舒诗选》,其后周良沛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戴望舒诗集》因之。定稿全诗文字如下: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收入《望舒草》(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版)中的初稿如下:



   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

   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的缘故,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

   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

   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戴望舒诗全编》所收即是这个初稿本,对后来的定稿没有任何说明,可见根本没有注意到另一个版本的存在。《戴望舒全集》总算注意到了还有另一个版本存在,但却以初稿做正文,定稿与初稿的文字差别只以注释说明,而且把定稿的出处也弄错了。安徽文艺出版社《现代三家诗精品》所收也是这个初稿本。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诗三百首》所收倒是后来的定稿,但出处却标明是1933年的《望舒草》,和《戴望舒全集》犯的是同样的错误。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编者和出版者的粗心,他们根本不想在版本的甄别上花费精力,也不明白这种甄别在诗歌美学上的意义;第二是编者缺乏对诗歌美学的足够敏感,因此虽然注意到了两种版本的存在,却仍以初稿本作正文,定稿反而处在次要的地位。

其实,这两本版本的优劣应该说是一目了然的。这首诗的宗旨是以不经心的口吻来写深情,所谓深衷浅貌,语短情长。因此,初稿本第一句“秋的悒郁”就有点过了,抒情主人公正怕人看出他的烦忧,所以定稿改为“秋的清愁”可谓恰如其分,因为“秋的清愁”比“秋的悒郁”是一个更现成的借口,“清愁”正是人人所可有,而“悒郁”应该有更重的个人原因,这点正是抒情主人公怕人看破的。第二句“海的怀念”改为“海的相思”,既有协韵的考虑(由于“悒郁”改为“清愁”,与第三行“缘故”便不能协韵,需要重新调整韵脚的安排),也有感情程度上的差别。“怀念”音沉而速,与“悒郁”一样程度太深,“相思”音轻而飘,更能体现主人公的微妙心理,而且直接暗示了使主人公“烦忧”的真正原因,这正所谓欲盖弥彰,对其心理状态的揭示可谓入木三分。而初稿第三行凑韵的痕迹很招眼,“的缘故”三字纯属累赘,定稿通过调整韵脚安排,将三字删去,一下枝蔓尽去,使全诗顿变豁爽。从声音效果看,初稿协韵方式为ABAA/AABA,韵脚过于密集,也使全诗的情绪太浓。而定稿改为ABAB/BABA,某种程度上将初稿的情绪化开了,而且使声音更富于对称之美。从形式上看,初稿因为第三行存在“的缘故”三个赘字而使诗行长短参差,而定稿每行字数完全一致,每节像一首绝句,完全符合闻一多所说“建筑美”的标准。从整体效果上看,初稿也就是一首过得去的习作,而定稿则是不可多得的好诗。

从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对个别字词的修改并非无足轻重,而往往有重要的美感差别和诗学意义。诗歌体现为语言的艺术正在这些细微的差别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说诗是改出来的,或者诗永远不可能有定稿。当然,改坏的例子也所在皆是。这对诗集的编法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尤其是在选诗和为已故诗人编辑诗集的时候。一般的说,编诗应以诗人的定稿为准,但也要区别情况,择优而从。譬如,对现代诗歌史上一些出于政治原因所作的修改,就不一定以后出的版本为准。这要求编者有很高的鉴赏力和对诗歌语言的敏感(也许只有诗人才能担任诗集的责任编辑?)。戴望舒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因为戴生前出版的几种诗集,重出的篇目很多,因此对这些篇目怎么处理确实费些踌躇。若尊重原诗集格局,为了排版省事而略去定稿时,就不免使定稿反落到注释中的尴尬,而打破原诗集的格局重新排序,略去初稿,则有可能破坏原诗集的完整性。两全其美的办法是完全保持原来的格局,对初稿、定稿都照录不误,至于初、定稿之间的得失交给读者去判断。这个办法虽笨,却最可取,也是对著者的一种尊重。

                                                      2000.1.25.


[注]施蛰存.戴望舒诗校读记[M].//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戴望舒.香港:香港三联书店,1987233.


本文原刊《南方日报》2000513B4版,《诗选刊》2001年第10期重发,经作者授权发表于中国诗歌网。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2. 瑞箫自选诗集《梦游者》出版
  3. 以文学之笔绘就恢宏壮丽的抗战画卷
  4.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特展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7.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8.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直播预告 | 中国诗歌地图 · 嘉兴儿童诗专场
  3. 青春诗笔写新篇——由《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想到
  4. 新时代少数民族诗人展之七:杨静的诗
  5.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新时代少数民族诗人展之六:龙树荣的诗
  7. 中国诗歌学会赴山丹采风调研
  8. 回归真诚的自然诗歌书写
  9. 爱情诗歌的常态与异化写作——从诗集《骑着月亮飞行》谈起
  10. 诗歌大擂台第32期“十佳诗歌”评选(C组)
  11. 完整榜单>>
  1.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4.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6.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7.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