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味的形式——中外现代诗歌精选》序及后记

作者:孙琴安、李天靖   2016年06月06日 14:25  中国诗歌网    998    收藏

                                              

    主编 李天靖 严志明 山刚


内容本身并非艺术的主导、独立因素,使寻常内容发射出迷人夺目光彩的还有更重要的因素——‘诗的形式’。

——黑格尔


    序:一个有意味的话题

                                         

                                     孙琴安


李天靖也算是一个奇迹了。从2005年至2015年,除了自己写诗编刊,出版了个人诗集文稿多种,还选诗评诗,一气公开出版了七种当代新诗的选评本。今年新春伊始,又与严志明、山刚主编推出了一本新的诗选——《有意味的形式》,实在令我惊奇。


在中国古代,也有不少诗歌选评家,如金圣叹、王夫子、沈德潜、姚鼐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五四以后,新诗渐盛,虽然朱自清、陈梦家、臧克家等也都编选过新诗,但像李天靖等人这样接二连三不断推出者,还实属罕见。不仅如此,每次推出的诗选,都各有创意,绝不雷同,富有鲜明的个性与特色,其中最突出的亮点有二:一个是现代性;一个是创新性。


李天靖本身写现代诗,故其现代性极强,不论中外,对现代诗往往多有新的观察和发现,在品读中往往会有独到的见解,发前人所未发。此外,选诗也是门艺术,也有个创新的问题,可以考量出编选随者的眼光和水平。李天靖等人深谙此理,故每次编选,都再三推敲,反复斟酌,在选诗、评诗、体例各个方面都力主创新,自成面目。即使是对“禅”这样古老的诗歌品种,也能推陈出新,一连编出《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两本中外现代禅诗精选,使“禅诗”融入“现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此次他们编选的“中外现代诗名作精选”,则又换了一个新的角度——《有意味的形式》这也是这本诗选的书名。我感到这个角度的提出,对于我们如何面对一首诗,完整地把握一首诗,特别是如何认识一首诗的形成,理解一首诗的艺术形式及其组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育,甚至包括大学,对一篇文章或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往往习惯于把内容和形式分割开来,分为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层面,或者便称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也就是所谓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极左思潮泛滥之际,甚至更强调一首诗或一个文学作品的政治思想内容,重内容,轻形式。而把一些追求艺术、注意艺术形式的思想和观念,往往被简单地斥为形式主义、唯美主义而受到批判鞭挞。其造成的结果,便是大量徒有政治内容而艺术粗糙、缺乏感染力的文学作品的出笼。


当然,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争论,在西方文论中也同样存在,如雷.韦勒克说他之所以推出“整体论”的概念,正是要克服“内容和形式分离这个老矛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们对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艺术作品的深入观察和探讨,越来越注意了作品形式和艺术表现的重要性。以至在二十世纪,出现了俄国的形式主义、索绪尔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他们几乎都关注了语言表达和艺术形式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价值。


如果我们从一首诗的创作过程来加以考察,也会得出相似的结论。当我们把一首诗的题材或主题确定之后,随之而来的大量工作就是如何把它表达出来的问题,其中包括篇幅的判定、语言的选择、结构的安排,以及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的运用等等,在此耗费的心血与精力最多事实上中国诗歌自《诗经》而楚辞,而五言,而五七言杂体,而五七言律诗,而词,而曲,而明清时调,而新诗,很大程度上就是艺术形式的发展演变史。


由此可见,李天靖等人此次选诗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不仅是一个角度,也是有意味的话题。对于创作实践和理论建设两个领域都有启示,而且涉及到对一个艺术作品的合理品读和深入分解,对于我们长期以来在文学作品解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偏差和问题,也是一种纠正和借鉴。故乐而为之序。


2016年3月15-16日

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诗是有意味的形式”(代后记)



鉴于当下,口语诗借互联网加之势,大行其道。好诗委实不多,大多千人一面。故想与诗友编一本诗歌形式的选本。


英国美学家托勒夫·贝尔说过:“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十多年前,我参加过《诗刊》在西山开的一次研讨会,著名诗人李小雨说,“诗是有意味的形式”,给我极深的印象。诗作为语言最高的艺术,或可将贝尔的这句话移植到诗上。


这么多年,常思考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一日看书,康德说:“ 一件作品的内容比起形式来远处于次要的地位。”在内容重于形式的普遍认知下,诗歌不是这样的,它常以独特创新的形式引人灼目。黑格尔又说:“内容本身并非艺术的主导、独立因素,使寻常内容发射出迷人夺目光彩的还有更重要的因素——‘诗的形式’。”由此,坚定了我与诗友编成这本书的信心。


取名叫《有意味的形式——中外现代诗歌精选》,以黑格尔的这句话立意。


回顾中国的律诗、宋词、元曲,其格律或词牌谓之形式。由此写诗填词,错一音、一韵,俱废矣,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式或高于内容。这或叫“有分”。


郑愁予的《最美的形式给予酒器》,诗云“所以  最美的形式给予酒器/之为卣(you)  之为斝(jia)  之为葫芦  之为囊”,倒入这些不同的酒器——



最美的颜色给予酒

饮晴空之深湛

啜霞空之潋滟

是化了的羊脂与鸡血

是含泪美目之微褐



饮的须是酒,不是非酒;写的须是诗,决不是非诗。


诗歌作为语言最高的艺术,不管是形式和内容都离不开语言。诗歌或可从显形、隐形来分类;从音乐性(它是诗歌区别其它文学体裁的最主要特征,灵魂是节奏),修辞(技法),由此构成的结构与风格等,以陌生化处理等来阐述。与诗歌想表达的立意与内容、情感等,融于一炉,这叫“无分”。


黑格尔辩证法认为:“内容既具有形式于自身内,同时,形式又是一种外在于内容的东西。作为返回自身的,形式即是内容,正是这种‘绝对关系’中……‘内容非它,即形式转化为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又转化为形式。’”由此形式和内容的“有分”和“无分”,豁然贯通,这就叫“诗是有意味的形式”。


以此为书名,也是对著名诗人李小雨的纪念。


本书另附“诗体”:譬如,中国第一首白话诗胡适的《两只蝴蝶》;第一个将一行诗分成两行、三行,或四行的徐志摩写的《康桥再会罢》等,其中有些内容处理,参考孙琴安老师的一些建议,在此表示谢意。


李天靖2016.3.19于华师大

责任编辑:孤城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2. 瑞箫自选诗集《梦游者》出版
  3. 以文学之笔绘就恢宏壮丽的抗战画卷
  4.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特展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7.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8.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直播预告 | 中国诗歌地图 · 嘉兴儿童诗专场
  3. 青春诗笔写新篇——由《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想到
  4. 新时代少数民族诗人展之七:杨静的诗
  5.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新时代少数民族诗人展之六:龙树荣的诗
  7. 中国诗歌学会赴山丹采风调研
  8. 回归真诚的自然诗歌书写
  9. 爱情诗歌的常态与异化写作——从诗集《骑着月亮飞行》谈起
  10. 诗歌大擂台第32期“十佳诗歌”评选(C组)
  11. 完整榜单>>
  1.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4.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6.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7.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