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芳,胜水荷香的地方(组诗)

作者:2016年05月29日 05:56 浏览:208 收藏
题记:
—— “美丽河北 ,古镇名村”诗歌大赛原创参赛作品
胜芳,胜水荷香的地方


已是盛暑季节,
又将是一年的荷花生日至。
纸鸢带来的夏风,
一吹,东淀一下子就生动了起来。
水波轻轻荡漾,
一个个姓荷的女子,便纷纷探出粉红的头,
或是探出红色的头,争相竞妍。
仿佛一夜之间,满淀荷花都盛开了,
满镇都充满着荷花的清香。
好像荷花吹响了“独占夏”的集结号。
满淀都是飘浮着繁星点点的荷花,
数万朵荷花傲然而立。
在这炎炎烈日下,
放眼四望,那姿容俏立的荷花,
层层叠叠,一眼都望不到边。
一阵微风吹过,河面上波光粼粼,
莲菱蒲苇随风摇曳。
满淀盛开的荷花分外艳丽。
还轻轻地舒展着每一片花瓣,清香四溢。
这满河绿净红芳的荷花,
仿佛是荷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好像荷花仙子穿越千年飞向冀中平原,
绣满东淀荷塘。
河塘的水也好像她的明眸。
在她明眸眨动间,
看到了片片荷苇,还有那缓缓飘过的渔船,
也听到了渔民高亢的号子。
她仿佛这又回到了旧时北方的水乡古镇,
那个南游苏杭,北游胜芳的年代。
那个胜水荷香的地方。
是否和当年乾隆帝看到的一样?
只是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游人越来越多了。
河内已白帆点点,
他们在满河的碧绿与粉红间找寻一份宁静。





在胜芳文昌阁膜拜一瓣荷花


在那古镇中亭河畔,
一座历经近五百年风雨的文昌阁。
已重新林立于世。
续写着古朴而铿锵的传奇。
两檐三层的巍峨新楼,薄天而立。
高三丈三尺,金色宝顶入云。
仿佛从几百年前的明朝穿越了过来,
重现在这个盛世的胜芳城。由此浓墨重彩。
自古,临河的文昌阁,
是承载着一代代文人虔诚的渴望。
也是古镇百姓登高远眺的佳处。
如今新的文昌阁,雕梁画栋,一派肃穆庄严。
在崭新的房梁、雕塑、砖瓦的映衬下,
仿佛历史上的古镇文昌阁又回来了。
文昌阁的钟声又继续敲响着亘古余音,
文昌老爷也依然继续庇佑着。
从过去一个个渴求功名的古代学子,
到如今希望考上好学校的考生们。
满河的荷花就是他的护法仙子,
为他隔开人世的魑魅魍魉。
让这夏日的光,在这文昌阁中悠闲地漫溯,
铺开了万道金光。
绽放着永恒的光芒。
印在了朝拜者惊异的眼睛里。
也开始膜拜那一瓣一瓣的荷花。





走进胜水荷香的地方


中元节刚至,上万盏各式荷花灯就映彻夜空,
映亮了这座河淀网络中的水城。
古镇的中亭河上灯火璀璨,美轮美奂。
一盏盏五颜六色的荷花灯,流光溢彩,
如皓空中的繁星点缀在河面上。
绵延数里,仿佛摇曳了一河的星辉。
我也在此时走进了这曾经的水乡,
站在桥上,看这溶溶月色下灯火璀璨的古镇。
看夜幕中色彩斑斓的烟花相继绽放,
一条河蜿蜒着从镇中穿过,沿河挂满了红灯笼。
还有那黑的瓦,白的墙,青石板的街道,
静静的小河流水,或泊或走的船儿,
横跨着不同风格的古桥,一切依旧,美好。
仿佛还在旧时北方的水乡古镇里。
我还踏着斑驳的青石板,
漫步在这古镇幽深的弄堂。
我用脚步轻叩它的心扉。
我仿佛踏入前尘往事,
那时也是走在这一条青石板路,
沿路也是一盏盏流光溢彩的灯。
一把窈窕雍容的纸伞,
一袭西边霞云的裙裳。
我与她,邂逅在这北方古镇的小巷。
只是如今这青石板路面爬满了青苔的沧桑,
仿佛丝雨葱葱的脚印。
那位古装女子巧笑倩兮,衣香人影,
她隔着岁月的风尘,
还是窸窸窣窣地从小巷那头走来。
恰如我经年的梦寐以求。
走近才发现,那是高髻广袖的女子作表演。
被美或爱情打败,都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尤其是在今夜,这个胜水荷香的地方,
这个魂牵梦绕的清澈水乡小镇。
我只在这其中的一对酒窝里,醉生梦死。

2016-5-28夜完稿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