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离骚》
我触摸到诗人遗留在民间
一滴嶙峋的泪
最初的句读穿过诗人的忧伤
栖息在《九歌》的木纹里
清瘦的思想拾起满地的平仄
谱成一曲曲问天的楚歌
五月,诗人与我擦肩而过
在江南的水边为湘君送别
不谈忧愤,不谈国殇和仕途
只作楚声名楚物
余香盈袖的那一刻
脚下的山山水水分外苍茫
汨罗江畔纵身的一跃
吟出最后惊天动地的一句
诗人单薄的身影
在晨曦到来之前消隐在《离骚》里
谁能握住这如珠的文字
谁的声音可以长无绝兮终古
我转身,在漫山的艾草后面
涉江而去
月缺月圆,云舒云卷
千年的遗恨转眼成云烟
细雨纷飞的端午之夜
我坐在楚辞民间的巫歌里
轻轻地弹起那个年轮斑驳的弦
有一阕宫商回荡在天地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说文解字:臣
臣,chén,六划,象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古人用眼睛的这个状态创造了“臣”字,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年代深处,尘土飞扬
众人从身边退去
大路上,马蹄迎面而来
千年的心事被谁轻轻掰开
我独自一人看守着自己
与灵魂形影不离
这里是屈原的故乡
古朴的大殿,一人高高在上
我们以不同的高度,举起命运的杯
在烽烟和战火、屈辱与傲慢中
杯中的水,一粒粒地破碎
我挺起腰杆,藏起锋芒
可还是矮矮地坐在地上
低声的耳语越不过彼此的距离
无论在高高的庙堂
还是很浅很浅的江湖
我只能终日背着沉重的瓦罐
汲取水和水中梦想的自由
然后弓起腰,垂下头
把头颅垂得再低些
要把横眉垂成立目
不是愤怒,是侧目而视
更不是鄙视的样子
是低眉顺眼,恭敬而木讷
在古代,有这样眼神的人
大家把他叫做奴隶或者臣
如今,我守住的灵魂
是我生前细心呵护的诗人
一半在痛苦里疯长
一半在屈辱里茂盛
我触摸到诗人遗留在民间
一滴嶙峋的泪
最初的句读穿过诗人的忧伤
栖息在《九歌》的木纹里
清瘦的思想拾起满地的平仄
谱成一曲曲问天的楚歌
五月,诗人与我擦肩而过
在江南的水边为湘君送别
不谈忧愤,不谈国殇和仕途
只作楚声名楚物
余香盈袖的那一刻
脚下的山山水水分外苍茫
汨罗江畔纵身的一跃
吟出最后惊天动地的一句
诗人单薄的身影
在晨曦到来之前消隐在《离骚》里
谁能握住这如珠的文字
谁的声音可以长无绝兮终古
我转身,在漫山的艾草后面
涉江而去
月缺月圆,云舒云卷
千年的遗恨转眼成云烟
细雨纷飞的端午之夜
我坐在楚辞民间的巫歌里
轻轻地弹起那个年轮斑驳的弦
有一阕宫商回荡在天地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说文解字:臣
臣,chén,六划,象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古人用眼睛的这个状态创造了“臣”字,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年代深处,尘土飞扬
众人从身边退去
大路上,马蹄迎面而来
千年的心事被谁轻轻掰开
我独自一人看守着自己
与灵魂形影不离
这里是屈原的故乡
古朴的大殿,一人高高在上
我们以不同的高度,举起命运的杯
在烽烟和战火、屈辱与傲慢中
杯中的水,一粒粒地破碎
我挺起腰杆,藏起锋芒
可还是矮矮地坐在地上
低声的耳语越不过彼此的距离
无论在高高的庙堂
还是很浅很浅的江湖
我只能终日背着沉重的瓦罐
汲取水和水中梦想的自由
然后弓起腰,垂下头
把头颅垂得再低些
要把横眉垂成立目
不是愤怒,是侧目而视
更不是鄙视的样子
是低眉顺眼,恭敬而木讷
在古代,有这样眼神的人
大家把他叫做奴隶或者臣
如今,我守住的灵魂
是我生前细心呵护的诗人
一半在痛苦里疯长
一半在屈辱里茂盛
注释:
端午诗会参赛稿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