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TA的文创专属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陈思同
加入时间:2017-01-29
诗人简介

陈思同,河南省尉氏县人。老家在郑州港区。1973年生。河南大学毕业。中共党员。三级警督。政协委员。河大客座教授。河南省作协会员。开封市公安局文联常务理事、副主任。现任河南省尉氏县交警大队宣传科科长。已创作有《老家》等20部书籍或手稿。曾任《河南法制报》《开封日报》尉氏县纪委特邀记者。在《人民日报》等发稿1000多篇、《开封日报》发头版头条4篇。创办《红绿灯》交通安全报。10多次在河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组织的全国诗歌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太湖、九华山、乾坤湾3次将一等奖奖金15000元全部捐赠贫困儿童。陈思同家乡的村名无梁庙陈被县政府命名为县城的一条路名,以此作为集体的乡愁和历史的乡愁。

粉丝
关注

钢骨颂


——致龙门吊
           陈思同

当晨曦咬住港口的缆绳,龙门吊
正将整片海平面
折叠作集装箱的棱角
钢铁的脊椎节节拔高
在塔臂与地平线的夹角里
构成一个民族的仰角

俯仰皆能鉴天地,举重若轻钓日月
在一条不断追寻的路线上
长索悬空,百米随风起舞
小钩落地,数吨手到擒来
波涛里藏着话语,随着歌声四起
拓宽了蓝天

二十吨朝霞,三十丈暮色
都悬在齿轮咬合的关节处
最轻盈的起吊
往往驮着最沉重的历史
货轮腹中的青铜器在苏醒
而吊钩慢慢升起,正为它们
续接青铜的骨节

三千年低进眉间的凝蹙,低进起重的思索
通过吊车,重返神州,每一次吊起的
都是从泪水里捞出的未来,每一次的吊起
总是最先截获
刚向地上铺去的阳光

俯身时丈量大地经脉
昂首时戳破云层封印
每个螺栓都暗藏密码
转动的北斗星

铁骨横沧溟,云涛掌上轻
登高一层,再高一层,大吊车
携着城市的胎记来拜见您,吊钩
蓄满乾坤之力,慢慢收割着
雷雨的声音,每一次升降
吞吐着潮汐,在霞光中明亮,每一次升降
都与蛟宫近在迟尺,不必再去问
世间峥嵘

每一次摆动,如一记闪电
在您的指令里击中旧日的伤口,回望的目光
浸透盐粒,把时代的负荷尽数倾入
每一次摆动,如在海边打开一枚花瓣
海浪作蕊,举起的花香,一次次地
将一个城市的黎明注满

四腿着地,承载万钧重压
一臂拨天,扬起千般轻柔
自有分身术,把不眠
倒挂苍穹,给集装箱换上
新址,从花开里走出的主题
正是一个好梦的开端

领悟了您的话,领悟了光的密语
领悟了晨昏,领悟了不眠的潮信
大吊车的影子,在一首诗里起吊
再加一把劲,抓起地球
抡圆臂膀啊,把汗水抡向天外
抡成满天的星辰

以文学的力量向“老家”致敬


诗集《老家》:写在前面

《老家》团结出版社出版,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2023)第219711号。ISBN978-7-5234-0638-0

         陈思同  著



     《老家》这本诗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日常,写爱情,写乡愁,写出游,写心灵,写烟火,题材广泛,立意深远,手法新颖多变,感情浓烈醇厚。
     《老家》以郑州港区建设为背景,以无梁庙陈一带村落的乡里乡亲失去家园重建家园的精神风貌为动力,写出了历史的乡愁和集体的乡愁,诗写的是历史沧桑的横截面,也是诗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一种努力。正因为如此,这是以文学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诗意书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触摸中国乡村肌理感知千年历史体温的沉实之作,更是让“家国情怀”成为新时代底色的宏大叙事。
      这本诗集追求的艺术品格有:
      首先,哲学高度,诗歌的高度。思想的高度决定了其诗歌的高度。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之道是由内向外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本诗集,有内向的独白,也有历史的乡愁,表达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儒家的入世思想。同时,在瞬间找了永恒,体现了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气概,这也是新时代的气概。
     其次,句句含铁,诗意汹涌。现代文明还需要诗歌吗?作者诗意栖居在大地之上,仰望天空,不断地追问,尽力捕捉诗情、诗意、诗趣,坚守诗的品质。疾风骤雨不遏,诗意飞溅流荡,笔力直达云霄。但是,读其诗不能仅仅看到词句,更要看到这是人的内心的力量、时代的力量在支持,在源源不断地输出。诗意的丧失,是新诗发展以来的巨大损失。作者难能可贵地保持了诗意。作者关注语言的质感,将生活中的点滴,融汇在诗意的文字中,朴实,真挚,可信,虚实交互,浑然一体,增加了韵味和厚度。好诗一人读千遍,劣诗千人读一遍。这是一本有温度,有筋骨,大气天成,意境通透,有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的诗集。
     作者写诗有自己的追求:
     主张一个民族在每个时代都要持续有昂扬向上、雄浑刚健、健康明朗的作品,以支撑起整个时代。
     主张主旋律作品不能太纤细,透过诗歌作品能看到国家气象。
     主张在创作中有有“明句”追求。
     主张诗人的思考要建立在国家的命运之上,诗人也要像大政治家一样,拉大人生格局,养一身浩然正气。
     主张诗人创故事,给社会和岁月以健美和活力。创故事,就是要铸造并展示“诗人精神”,主张“诗人=诗+人”,本质是追求“诗歌精神”。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