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TA的文创专属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邹晓慧
加入时间:2016-06-14
诗人简介

邹晓慧,现居常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纯粹》《回归》《六如》等多部,曾在《人民文学》《诗刊》《北京文学》《青年文学》《花城》《钟山》《星星》等期刊发表诗歌作品。入选中外多种选本。

粉丝
关注

午夜状态(外二首)


午夜状态(外二首)
○邹晓慧

半夜从酒吧出来
我点上一支烟
沿着你的长发
我边走边抽
抽打山高水长一样的故事
情节就像后电影时代
叫醒的不仅是思想
还有象埙一样的肉体

有时候男人抽烟不是因为瘾来了
仅是因为还会想起一个人
情绪就像醉了的宿命
继续保持对你肌理般的某种欲望
以及无限制的渴求

洁白的月色像你
天空是空虚的胸怀
正将自已细致而缓慢地融化
你的肤色正闪棱角分明的光泽
凸现你白银般的质感
如果我再贪婪一些
疯狂并加速地按摩过去
融化成夜场的消费方式

子夜的诗人像露水
湿了贞操一般的灵感
像女人  像肉体  像花朵
这尘世   没有相同的女子
只有孤独的诗歌
失恋很轻  很柔  很慢
是耗能最少的挣扎状态


                                                                            
                                                                        
行者
○邹晓慧

你是我内心的囚徒
等待春天从花朵中醒来
繁华散尽  与物质无关
白雪是花朵的另一种形式
从尘世之外再度飘来
我却无法开口说  爱

通向你的雪花
在这个冬天覆盖整个城市
过去的伤疤被淹没
过去的沧桑被封尘
来路与去路
像一种久违的凉风
通向天上的雪  心净如水

因为美,所以热泪盈眶
因为爱,所以深刻

如果世界已空无所有
繁华散不散尽都无所谓
回不回家也无所谓
爱情就是一条孤独的路
有的人在去的路上走失了
有的人在来的路上顿悟了

时光的微尘高过恩怨
你就是我内心的囚徒
是雨水满面的春天
呼唤那些再没回来的花朵




和解
○邹晓慧

小悲喝酒, 大悲沉默
夜里,我在城市里看月亮
无人知晓, 它的洁白什么也没透露
却被仇家看见了

小隐躲在山野里
大隐在城市里避而不见
面对毫无边际的是非,以及肉身
没有人知道安放的宽广

小悲沉默, 大悲无悲
我的心中有一个更小的国
那么多小鬼, 睡得如此安静
以及被仇家曲解的意境

悲伤教导世间万物无常
生活是一个衣不称身的醉汉
万物的作用与反作用力
只剩下我们之间的恩怨

在我心中还有一个辽阔的国度
我似乎不认识他们中的任何人
只有我的仇家, 以及
另一个我未曾谋面的自已

邹晓慧2023-2024年诗选|附谢君、杨琼评论

邹晓慧2023-2024年诗选|谢君、杨琼评论


夕阳辞
○邹晓慧

我住在小区的最顶楼
我经常会在28层的阳台上看夕阳
看日落, 看傍晚的金色的鳞光
看着看着就流下眼泪来

就像二十五年前乡村的小溪边
你的马尾辫是少年时最美的风光
那时看你,也看性平的莲花
我不带背心,只带汗水
再过多少年,我会回到乡村的溪边
喜欢乡土的诚实,小溪的清澈
以及四季轮回的守信
坐在夕阳下看着你,再擦去汗水

如今怀旧的我,也分不清
迎风流下的泪水与少年的汗水有什么区别
有时候,是因为看久了落日
很难写出动情的诗歌来了


刊于2024年第5期《诗歌月刊》



不需要
◎邹晓慧

不需要说的,一定
留在水墨上,或者
留在诗词上
不说,并不代表没有
一切花草树木
让春天去宽恕

不需要写的,一定
留在心里,或者
留在尘埃里
不写,也是一种写
一切定了或没定的局
让爱去宽恕

多少爱,像痛苦
像万事万物的轮回
像流水木鱼,经过寺庙
如果不小心
被佛主看见

我需要给佛主写封信
我想说:亲爱的佛主
什么是人世间的因果
经书是否与月光一样明亮
书画是否与山水一样美丽
诗词是否与心灵一样干净

春天再来的时候
我们不需要打听烦恼的事情
一起劳作,一起流汗
一起热泪盈眶
一起眷顾这热爱的生命


刊于2024年第2期《上海诗人》




我们只为一行诗
◎邹晓慧

我去一个无人的地方
写一首虚无的诗
就像你给我的, 像道家一样的悟性
无为的人生那么短
永恒的天地那么小
仿佛只能容下一行诗

我写了很久
还是写不出那行简单如鸟的诗
像天空里拥挤的翅膀
像秋风里飘落的光阴
我怀疑这首诗存在的意义

如果悲伤来了
我就摸摸自已的胸口与良心
如果空虚来了
我就忍不住触碰那一方白净之地
像我们约定的仅有的转世情书

如果有一天,  我老了
还会想起 要重写那行慌乱的诗
重新调整你在我心中的位置
用一生积攒的风晴雨雪
将感官与感觉一点点浸染
像被身体与时光抛弃那样写
就能写出爱情不挨饿的样子


刊于2024年第1期《雨花》




从前慢
◎邹晓慧

我不想, 用太多的会意文字来展示清风
展示白云、 溪流、鸟鸣以及安祥的乡村
清风吹动了久违的潇洒
流水解开了青色的衣襟
白云看起来象一种持久的形容词
全部都是用来招待每一颗灵魂的

下吴村就像从城里逃避而来的云朵
吴市更像一个乡村诗人
爬过伍员山, 穿过田野与草木
绕过开过春的男人与野玫瑰一样的女人
我们其实是去赴一场叫“昔慢”的诗会
这个春天, 我们就一起慢下来
一起写诗 一起与自由的乐山相依与为命

都说从前慢 慢下来才能等到诗歌
我们这些参加诗会的诗人们
是不是可以向伍子胥学习制造成语的能力
牵着马尾向后慢慢走动, 把时光倒过来
回头看看古人的情怀与相遇的寓言
用马车的画面喂饲仁爱与情义
从身体的内部显露野与兽的吞咽

如果你想好好审美, 你就得慢下来
如果你想谈情说爱, 你也得慢下来
如果你想等等灵魂, 你更应慢下来
如果说空虚是一道永恒的风景
空就是色, 这个色就是安静与美感
我把我最有神韵的那首诗安放在乐山


刊于2023年第8期《诗歌月刊》




我想去看草原
◎邹晓慧

我想去乌兰牧伦看草原
拜访那把马头琴及琴声
如果琴能往南方挪一挪
想必一定不会错过蒙古长调了
.
如果用琴声来喂养羊群
如果风用另一种音符来演算
我们与草原的距离
如果是为了占有 不是为了照亮
那古今弥漫的马羊与活法
就没了鞭长莫及的诗眼
.
我梦见自已在草原上飞奔
似递着一道遣调的乌兰牧伦榜文
在你与我,天与地之间
生存于广袤的不为人知的虚无
热爱诗歌的人又在遍野飞舞
我们制造孤独与吞噬宽广
把自已的影子当历史占据每一寸净地


刊于2023年第3期《诗选刊》




许给故乡
◎邹晓慧

也许只有年长了, 皱纹深了
只有回归后,才能深刻领悟
自己早已许给了诗歌
许配给山水相依的故乡

我爱,让我魂不守舍的故乡
我的爱狭隘又固执
仅爱只有五百亩大小的双马石
仅爱像父亲背影一样的双马石
比痛不欲生的爱情更爱

我爱,让我魂不守舍的故乡
只有听着鸟叫才能保持沉默
只有像溪水一样淌着泪水才能释然
只有紧贴土地才能安息
也许这就是诗人的底线

也许只有年老了才能感悟
像老树一样在村口坚守
像木瓜落在地上一声闷响
那些陈旧或不陈旧的流言也不想说
人生的恶与善都已无所谓
拒绝所有欲望的蔓延, 和
一个方向的转变或升高

今天, 我就住在故乡里
与故乡一起看透碧蓝的天空
一起穿一件青山绿水般的衣裳
一起呼吸这么奢侈的纯净空气
一起狭隘地爱着双马石

老家的院子埋满了落叶
就像乡亲们身上躲过尘世的尘埃
风也吹不动它们

在故乡住下来,真的住下了
灵魂安顿了, 情感像瘦弱的身体
让我满眼的泪,二十年后终于流出来了
从故乡出来的是游子
从游子心里出来的还是故乡


刊于2023年第3期《钟山》




山林
◎邹晓慧

我还在, 你去哪里了呢
我们都还在, 你去哪里了
向山问路 向鸟问林
向叶问秋天 向风问尘土
向佛问你的去处

有人看见你
觉得你像一个密宗的修行者
你就站在世人的中间
站在我疼爱的痛苦之上
把灵魂带去远方

在寻找你的过程
就象落叶无法感受老树的苍凉
就像爱情从优伤中出走
发生与没发生之间有多少距离
你就是我皈依的那坯尘土

所有的悲喜聚散 通常只限于
被一只病鸟的身体压得摇晃不定
当我真的归隐山林的时候
就与你纯朴的本性合而为一
你就不能说我两手空空啊


刊于2023年第4期《椰城》




荡口古镇即景
◎邹晓慧

是先有风还是先有雨
穿越明清而来的, 吹在荡口春风里
穿堂过巷,过桥绕花,借水行舟是雨
雨中摇荡的荡口更适合时光流淌
水色在轻摇慢摆的欸乃声里,从画中驶来
是先用雨还是还有水
彼此打淋,又彼此照拂,笑容与流水重合
走过历朝历代的纵横交错后就和解
淡墨,水彩,水粉,油彩都适合描绘
各种江南的画作,都能曼妙起来

是先有水还是先有江南
盛开的油纸伞就像想象中的眼儿媚
与若有若无的流水声完美和弦
一次相遇就可以与一个相媚好的故事
用一辈子的吴侬软语把时光温润打俏
先有江南还是先有荡口
飞檐翘角、女儿墙、木板门、铜锈锁是图
石拱桥、直桥、廊桥,桥桥都是画
粉墙黛瓦花格窗,岸上人家枕水应景
荡口古镇,荡漾在书里、画里、诗里……


刊于2023年第2期《十月》“长篇小说”



桃花知道我说什么
◎邹晓慧

春天来迟了
还是我们怀春过早
一朵虚构的花
像流水一样的江南

含蕊的树叶纷纷惊醒
花草浮在水中的笑容
我们种下她, 又远离她
那已不是我的生活了

闻一闻春光乍泄的气息
桃色, 是自由的红
是春光相左, 我们
一直收紧桃花运, 又远离命运

树木与花朵就像我们
如果彼此都有灵魂
风吹雨后空荡的眼睛
就像春天与春色难以分清

人间会不会还有人像我们
故意制造感情泛桃色的样子
使花朵与花香失去跟随的意义
那里春风还没有完成分离


刊于2023年第1期《星火》



作者简介:
邹晓慧,出版诗集《纯粹》《回归》《六如》等多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文学》《诗刊》《花城》《钟山》《北京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诗歌作品, 入选多种中外选本,获奖若干,现居江苏常州。




评论之一:

探讨了生命与虚无的哲学意味
----读邹晓慧2024年作品
◎谢君

美国有个60后诗人,叫斯宾塞·里斯,在他200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店员》并赢得声誉之前,大家都只知道他是一名圣公会牧师,曾经遵循使命前往西班牙和洪都拉斯服务,并无一人知晓他还是一位非常出众的诗人。就江苏诗歌而言,从表象上看,相对于个体非常突出、群体气势磅礴的徐州、南京与苏州,可能有些人会以为常州是一片诗意的幽地,但这完全是一种错觉。这是因为对于很多诗人而言,写诗从来就不是一件需要狂欢与喧哗的事,而仅仅是一次次地与自我发生的对话,或者说与内心发生的和解: 

白云看起来象一种持久的形容词
全部都是用来招待每一颗灵魂的
———摘自邹晓慧诗《从前慢》

如其所言,诗人邹晓慧就是这样一个安静的写作者,三十年来,他一直以内心的敏感与丰富开辟着个人的诗歌之路,但又将之视为一件与别人无涉的个人事务,除了与“灵魂”进行对话。
事实上,邹晓慧已经写出了像《故乡辞》《夕阳辞》这样令人共鸣和震动的作品。我是2024年认识邹晓慧并接触其作品的,阅读他的诗歌,你马上会意识到那是他的真实生活状态的记录,也是一部可靠的心灵史。就像许多优秀诗人一样,他的写作从个人经验出发,提供了一个人存在的常态,但这常态中又蕴藏着人生的怀疑与追问,缝合着他的思想和顿悟。他用个人的记忆让流逝的一切变得触手可及,与此同时又为我们探讨了生命与虚无等带有哲学意味的主题。也就是说,他的写作既务实又思辨,可识别也具深意,在某种困惑、孤独与淡淡的忧伤中交织着自我启示的力量,也许这就是一个诗人在其混乱的时代所试图宣示的。
简言之,对于邹晓慧来说,无论是往昔的故乡,还是当下生活的城市,都是激发他灵感的亲密之所,而其写作就是“一朵虚构的花”(摘自邹晓慧诗《桃花知道我说什么》),并为我们绽放着他独特的江南故事。
---谢君,2025.01.19


作者简介:
谢君,196年夏出生于浙江萧山。已著诗集《光亮传》《穿行于大理石》等四部。译著《美国诗歌发现》。




评论之二:
自然之韵与哲思之光
-----读邹晓慧的诗
◎杨琼

诗人邹晓慧的诗有其与众不同的光彩,无比迷人。不管处于怎样的一种现实境界中,读他的诗,总会产生某些灵魂深处的碰撞,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愉悦。他的作品有对自然、人生和哲学的深刻洞察,也有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人文关怀,为当代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度和思考深度。以下从“四融”角度,深入探讨邹晓慧诗歌的独特魅力。
艺术风格与表达技巧的深度融合。诗歌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语言简洁而力量十足,如同切割时间的刀刃,在极短的篇幅中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哲思。在《从前慢》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致远之境。诗人巧妙地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让读者脑海中闪现出“古人的情怀与相遇的寓言,用马车的画面喂饲仁爱与情义”的美丽画面,使得作品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情感表达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诗歌情感真挚而热烈,能够精准地捕捉并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在《不需要》和《我只为一行诗》等作品中,诗人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和对爱的坚定执着,无不映射出他深厚的人文情怀。诗歌在娓娓道来的过程中流露浓郁的个人情感,同时也洞察人类深层的大情感,完美地展现出人性的柔软和坚韧。
哲学思考与生命感悟的深度融合。诗歌蕴含着对生命、存在、时间等哲学命题的深刻思考。在《山林》和《桃花知道我说什么》等作品中,触及了生活的表象,表达诗人精神世界的“远方”与“情感”,在诗性与人性中深入挖掘了生活的本质,引导读者在反思中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融合。在邹晓慧的诗作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他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又能看到他勇于创新的精神。如在《荡口古镇即景》中对江南水乡的细腻描绘,就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得诗歌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锋芒,展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综合而言,邹晓慧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的情感表达、丰富的哲学思考和深沉的人文关怀,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强烈的审美享受,更激发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度思考。
总有一些时代的声音、心灵的呼唤,生命的见证在诗中招手。这或许是读者喜欢邹晓慧诗歌的原因所在。

作者简介:
杨琼,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教育工作者,出版诗文集《琼音独听》《琼音韶华》等,主编《劳动故事》《信息检索与处理》等多部全国通用教材,在各大刊物及文学网站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













想和天空一样蓝(组诗)


想和天空一样蓝(组诗)
邹晓慧



◎双马石
邹晓慧

故乡就像布了迷魂阵
那些花像眼睛
那些草像耳朵
那些气息像灵魂
我对双马石言听计从

那个只有五百亩大小的双马石
是我心中最大的世界
没有第二,  只有第一
一个与世无争的小山村

门前的老树像个守魂的人
依依不舍的落叶像诗眼
纯净, 踏实, 木讷的有些迟缓
牵动了客家人的泪水
像清溪的流水一样冲刷我

我魂不守舍的故乡
就像那条童年走过的山路
像一条把光阴当滑道的蛇
钻进我的内心

那些木像小名
那些树像老年
那些山水像故事
多少经历世事的人已长满白发
多少穷途末路的在此悔恨

唯有故乡像爱
像母亲永远不变……






◎幸福
邹晓慧

雨水坐在村庄的高处
清洗着谁的信念
雨水渗过土地
抵达民俗的深处处
渗进了男人心上的一首歌谣

谁牵着姑娘的衣袂走
江南的青春饱含雨意
使那些过往的日子面色红润
雨水里走出的少女很美
随便一笑就可以挤出水分
 
酒是男人的一种造型
是雨水的另一种再生
以酒为胆的男人挥汗如雨
泻下金属般响亮的力量
 
思想和语言的雨水
能穿透铮铮铁骨
却穿不破男人的胆
那胆是女人酿造的
 
乡村是一道秀丽的风景
谁家的姑娘甘做一条水草
远远地坐在田埂上梳妆
许多美好的事物似水
以幸福女子的面貌出现
能赢得雨水的男人
是幸福的男人




◎石佛山之上
邹晓慧

往上, 再往上
我似乎要投奔石佛山了
我的恐慌就像漂鸟一样
找不到随时要飞的眼睛

我动, 山不动
山动, 我却铁了心安静得像一块石头
如快要回归山林的生活
面对陌生如无数迷失的自已

再往上, 闭上眼睛
把白天脱掉
把现实脱掉
让肉身飞翔

再往上, 闭紧眼睛
似乎置身于万丈深渊之中
又好像游离了尘世
让灵魂飞翔

假若  天生没有高低之分
假若  我们身在何处都可以淡然自得
我们完全可以在半山腰安生
然后, 再缓和地老去

再往上, 站在石佛山上
我已不是一个恐高的诗人
再往上, 我就是七级浮屠
寻找那行放置地悬崖上的禅诗……




◎母乳
邹晓慧

                      母亲产下多难的我
                      用液化的方式
                      教我最初的呼吸
                      在洪水冲毁村庄那年
                      母亲用针线在尿布上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扎我
                      用木盆在河水里种我
                      却怎么也抽不空
                      心中被水呛过的种子
                      
                      舀不干的河水是母亲的乳房
                      母亲没有用它养大我
                      却喂养着自已的泪水

                      一出生就离开了母亲河
                      一生都有想回到母亲河
                      又有谁知道这中间的距离
                      想象母亲如何洗纱浣衣
                      那晾在河边的岁月
                      渐渐拧干了水分

                      最不忘记的
                      却最容易忘记
                      我无法记得母乳的滋味

                      河流是故乡的乳房
                      在村庄的内部流淌
                      在我的体内流淌
                      把回故乡的路擦亮
                      曾经四处寻找的源头
                      流出的还是野性的河水
                      只是被固定拴在村庄的桩上
                      一群孩子拉着河流歌唱

                      是谁在日夜思念的河流上
                      种下乡土诗
                      乳汁般的河流
                      是古老纯洁的河流
                      我枕着河流入梦
                      在梦中清洗血液里的灰尘
                      清洗诗歌中灰尘  




◎写一首乡村诗
邹晓慧

这是一个缺爱的小孩
这是一个缺爱的童年
这是一条缺爱的村庄

这是一个空了的爷爷
这是一个空了的奶奶
这是一个空了的村庄

不管是在吴庄还是许庄
诗还没开始写
先让人忧伤起来了

叫我如何下笔
写重了, 怕触摸到留守儿童的眼神
写轻了, 又怕被风吹走

叫我如何书写
写空了, 就像留守老人的巢
写实了, 又怕触动自已的疼痛

如果诗不能让自已救赎
我宁愿独自神伤
就像破旧的家谱与农书

诗歌与乡土从来不分家
贫瘠是贫瘠的伙伴
土地是土地的希望……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