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COLLECTION

外婆的青浦塘

——诗人朱麦完自选集

关于诗人

  朱麦完 作者简介:朱麦完,安徽南陵县人,中国乡村作家,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曾在《寓言》《少年文艺》《故事大王》《山茶》《驼铃》《故事作文》《黄河岸》《安徽日报农村版》《安徽法制报》《中国乡村》《安徽诗歌》《吉林诗歌》等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和寓言故事,作品曾被《中国当代寓言选》《中国寓言选》《中国哲理寓言精品》《当代皖籍寓言作家作品精粹》等选集选载。

故乡的永丰桥(诗)朱麦完

故乡的永丰桥
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
一头连着太丰圩
一头连着东塘圩
于是,两个圩口成了一家人

故乡的永丰桥
金阁河把她扛在肩上
一扛就是一个世纪
承载着风风雨雨,无怨无悔
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故乡的永丰桥
历经了人间沧桑
如今,额头上皱纹深深
像父亲,像母亲

2025年7月5日写于金家阁

故乡

故乡是被一条粗犷的圩埂
紧紧的捆绑着,围成的形状
像一只大大的耳朵

这只耳朵里,飘出人间烟火
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有桃有李,飘向天南海北
不再是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这里,四季分明
一季有一季的风采
村口的那棵百年枫树啊
默默等待着伊人的归来

2025年6月21日写于金家阁

二月(诗)朱麦完

你走了,轻飘飘地如一朵白云
留下老屋,还有周围的树林

小鸟在枝头跳跃,鸣叫
仿佛祝你一路顺风,一路平安

二月,玫瑰递给蓝天一朵花
柳枝,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敲打着水面,惊得鱼跳虾跃

打工的人,拿着手机,背着包
离开家乡,去了梦想的远方

2025年2月6日写于金家阁

月光(诗)朱麦完

窗外皎洁的月光,照在我的脸上
辗转难以入眼,此时
想喝一碗孟婆酿制的迷魂汤
将锁碎往事,全都遗忘

渐渐地,月光褪去
我进入了梦乡
双眼含满了泪水,内心深沉
清晨,雄鸡啼鸣
醒来,奋力爬起来

2025年1月12日写于金家阁

天边的月亮(诗)朱麦完

天边的月亮
夜晚来到我的窗前
仿佛闻到六月荷的阵阵清香

你像一个漂亮的姑娘
犹如百花之中的仙子
一股暖流在我心中荡漾

想起那年夏天的一个夜晚
父亲在凉床上津津有味的
讲叙着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深情看着天边的月亮
我在天河里荡起一叶小舟
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我的新娘

2024年12月17日写于金家阁

母亲(诗)朱麦完

天不亮,母亲就端着洗衣盆上岸了
她的一天,比谁都要多三五小时

母亲在洗衣跳板上,用木榔头捶打的身影
像一个舞者,亿万颗星星看着她

天亮了,晒衣竹篙上的衣服手牵着手
母亲的脚步,总是把月光甩在身后

盆里的衣服,金光闪亮
而母亲的裤脚,却沾满沙粒和露水

2024年12月22日写于金家阁

树叶 (诗)朱麦完

树叶,在春天的时候
像极了一双双小手
伸向母亲的跟前

树叶,在秋天的时候
落在树根下的泥土上
像是母亲用一针一线
为孩子们纳的一双双布鞋

母亲时常嘱咐我们
天不冷的时候
能打赤脚就尽量打赤脚
把鞋子底翻过来
放在窗台上晒一晒

寒风飘飘,落叶纷纷
使我又想起了母亲
为孩子们赶做布鞋的日子



2024年11月6日写于金家阁

十月(诗)朱麦完

十月的颜色像枫叶
满山遍野被你点燃

田野的旮旮旯旯
红高梁把你举在头顶
篱笆边的柿子树
盏盏灯笼在梦里摇曳

晚霞,飘荡在天空上
夕阳,坠入渺渺大海
撒落人间浓浓的爱

院内,我自斟自饮
一路欢歌,一路开怀

2024年10月4日写于金家阁

八月桂花(诗)朱麦完

秋风像马良的一支神笔
将桂花树的全身抹上片片宅黄

微微秋风,吹醒了桂花树
花蕊轻轻的松开,香气抖落一地

秋夜,月儿正中
云雾缭绕似云梯
爬到月亮之上,与吴刚一醉方休

2024年9月30日写于金家阁

老街金家阁(诗)朱麦完

站在金家阁的上街头
仰望天空上的月亮
好大,好圆,好亮

站在金家阁的下街头
仰望天空上的星星
好多,好密,连成一片

金家阁是四乡八里的
农副产品的集散地的老街
水乡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赶集的人,挤破了头皮

金家阁紧靠青弋江资福河畔
有直达南陵县城的码头
河水四季碧波荡漾
两岸风景无限

2024年9月9日写于金家阁